中国新闻

桑给巴尔,用一场诗意的逃亡远走高飞:《 桑给巴尔或最后一个理由》在中国出版

死亡也并非是所向披靡,

久卧在大海的迂曲漩涡之下,

他们不会像卷曲的风儿一样死去

——狄兰·托马斯

 

《桑给巴尔或最后一个理由》是一部难以捉摸的小说,它有着一个残酷的背景,却又处处透着世外桃源般的诗意。荒僻的小渔村,阴郁的大海,随着海浪起伏摇晃的小舟,树林和雾霭,在作者安德施平静而克制的叙述中,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缓缓展开,又波澜不惊地结束,一切归于平静。整部小说带着一种“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诗意,无一笔直写战争,却又让人感觉它无处不在。
小说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开篇,他的父亲在海上失踪,生死不明,因而受到同村人的各种恶意揣测。他为父亲感到不平,怀着一个青春期少年特有的忧虑,幻想着逃离这个阴郁的北欧渔村,到遥远的远方去,像哈克贝利·芬那样在密西西比河上生活。

人应该能消失,但你也必须要有一个什么地方可以去。你不能像父亲那样做,他光想着要消失,但却总是在辽阔的海上漫无目的地行驶。而如果你除了大海,没有其他目标,那么你总是还要回来的。真正的消失,少年想,只有当你真正到达了在辽阔大海后面的陆地之后。

小说的叙述手法是当下颇为流行的POV(Point of View)模式,从不同的人物视角讲述他们对现实的忧虑、对未知旅途的惊恐,以及对新世界的向往。几条线索最后在港口汇合,并在到达目的地之后,以少年纯真的视角结束,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在一种淡淡的忧愁中以平淡告终。读者虽无从窥见结局的全貌,却能在一种诗意的意犹未尽中获得满足与平静。

回去的路他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再次走在死气沉沉的街上,树干之间弥漫着昏灰的光,没有任何其他东西。他透过森林看见隐约的木屋和海,他走到灌木丛和一块礁石的后面,逐渐地靠近海并望过去。木桥在黑色的水面上像一条灰色的线。少年看到渔船还静静地躺在那里。再远一点的地方,大海是蓝色的,深蓝色的,透着寒冷,在灰色、单调、没有星星的天空下。渔船几乎没动,它是黑色的,并沉默地等待着。少年可以看到克努岑在甲板上,他坐在水桶上抽着烟。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样的创作手法是极其超前的。少年的视角几乎占据了全书一半的篇幅,作者用一种这样别出心裁的手法,将一次险象环生的逃亡草蛇灰线地展现出来,并且给小说阴郁的底色蒙上了一层纯真与浪漫的光影。

阿尔弗雷德·安德施(1914-1980)

作者阿尔弗雷德·安德施是二十世纪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14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一个传统普鲁士军官家庭,中学时被学校开除,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书店做店员。关于这段少年时代的记忆以及被学校开除的原因,安德施曾在其自传体小说《杀人凶手的父亲》中有所提及——时任中学校长就是纳粹杀人魔王希姆莱的父亲,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专横而又专制的守旧派。安德施究竟如何触怒了这位校长,以致最后被羞辱被开除,已经无从得知了。唯一可以想象的是,安德施对纳粹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剖析,深入骨髓的反对与痛恨,以及他毕生对自由的追求,可能便萌发于此时。

人总不能就一直这样下去,仅有那么几种谈话的形式,到老的时候;也没有新的想法了,到老的时候;总是在小红砖屋里过着同样的生活,只经营着单调无聊的沿海捕鱼业,到老的时候。人应该想出一些新的东西,使得自己不变成那种人。但为了能想出点什么来,你首先必须离开他们。

逃亡这一主题可能也是安德施本人一生的心声与写照。整个前半生,他都生活在纳粹的高压统治下——被学校开除,加入共产党,被扔进集中营,被强迫征入国防军——直到1944年成功逃往意大利。桑给巴尔,或许就是安德施整个前半生一直在思索和向往的地方,他所需要的,只是给自己一个理由,用一场诗意的逃亡,奔向自由的远方。

桑给巴尔或最后一个理由

[德] 阿尔弗雷德•安德施 著 姚月 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定价:¥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