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德国呢喃

倪娜在欧华尼斯国际论坛上分享《一步之遥》创作体会

 

倪娜在欧华文学会尼斯国际论坛上发言


语言是一个人的真正国度

 

海德格尔说过,诗人的天性在于还乡。十五年的海外漂泊深切体会到:语言是一个人的真正国度。我曾经是个释手文学经典、执笔诗歌的文艺青年,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为人生之志,是诗歌引领我踏上记者和文学写作的不归路。文化的传承性使移民承载着太多的民族基因和记忆,母语写作是通往家乡路上的理由和记忆的寻找。来德前我是北京报社记者,职业的敏感和喜好用文字疏解乡愁情怀,从2011年伊始,先后在德国的《欧华导报》、《华商报》、《欧洲新报》、《德华世界报》、美国的《侨报》、《明报》、《红杉林》,新西兰的《先驱报》,香港的《香港文学》、《文综》,国内的《小说界》、《淮安文艺》等多家媒体刊登作品,后陆续被收录十多本作家文集国内外出版发行,这些年我的原创诗歌、小小说、散文每年都有参赛,而且有幸几乎每年都有获奖。

活着不为了写作,写作为了活得更好,客居、边缘生存也是一种人生。一个人只有在第二故乡,才能检视自己灵魂的强度和灵魂的承受力。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在多元文化的浸染中写作,这种身份更能客观地思考和冷静地反思,更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对比地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写作的过程即是思考、研究的过程,研墨、萃取,境界的提升过程。我的长篇小说《一步之遥》正是在紧张而忙碌的岁月里,一边编报纸,一边创作成篇成册的。

 

《一步之遥》诠释中德文化的不同

 

一步的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最近又最远的距离;一步的距离,是彼此尊重和礼貌的距离;一步的距离,是舞者周旋的距离;一步的距离,是男女牵手的距离,或许是中国人与德国人的距离,抑或是中国和德国、乃至世界文化之间的距离、差异和不同,中德的差异不是一步之遥。

 
文学的意义在于发现更高的人生,文学是终极的篮子,经历、情感、精神、信仰等所有丰富的表达都能往里放。以纪实文学的体裁,讲述中国人在德国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来诠释中德之间文化的不同和差别。以中国女人羽然和德国丈夫阿雷克斯的中德婚姻情感为主线。以语言难、打工难、融入难为经纬;以当华人难、当海二代的家长难、当德国人的妻子难的典型故事,突出故事性、趣味性,凸显青春期、更年期、宗教信仰的主题,再现了海外华人的真实世界,直叙中德家庭,青春期PK更年期,虔诚基督徒 PK无神论者,中德文化更是个大PK,这些隔阂、碰撞、冲突、撕裂、挣扎、磨合、疼痛,二十多年风雨兼程,牵手一起走过来的路。

文本不仅涉猎外嫁女的主题,而且试图通过中德婚姻这样的文化背景,折射中德的文化、传统、信仰、制度等诸多的差别和不同的隔阂存在。即有语言、文化、信仰、人性、民族性,以及人之间、国之间、男女之间、乃至人生游戏场上舞者之间,现实的无奈和苟且。为当下正前呼后拥的移民们提个醒,为海外新移民入乡随俗以借鉴和思考,于是设计了这样几个典型代表人物:

 
故事中的羽然,如羽毛一样如轻若重,来自大西北贫穷、保守落后的家庭,是个从小勤奋读书,倔强不认输的穷学生,为改变命运,通过个人的奋斗拼搏,走出穷山恶水,考上首都北京的大学,历经北漂生活的各种不易,先是攀高枝嫁给了有社会背景的同事郭松的不如意,因婚后生女孩而与重男轻女的郭家产生矛盾,导致与原本就没有感情基础、又没有共同语言的前夫郭松决裂离婚,落魄成为单亲母亲,后勇敢带女儿出走、逃离。

 
而德国高富帅白领阿雷克斯,他所代表的典型德意志人的宗教、文化、社会背景和人文景观,他在中国工作中邂逅羽然,一见钟情,婚姻的各自不幸让他们产生共鸣,不远万里北京求婚,感动了想爱不敢说爱的羽然,让一向思想守旧的她毅然弃工作而不顾,在爱情和远方的召唤下,偷偷地带着女儿飘洋过海,躲开郭家监控视线,与阿雷克斯如意牵手。

 
蜜月期间的阿雷克斯被派到南方接受经理人职业培训,爱情面对现实生活酸甜苦辣咸的具体考验。在德国基督家教国家里,羽然一个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与虔诚基督徒之间的生活、价值观迥异不同,导致他们的相互猜疑、怨恨、矛盾不断升级,激化,两个角色的鲜明对擂、文化的冲撞,各有各的生活圈子,不同又上升为人类的信仰精神追求的层面,成为小说的一对主角和贯穿的主线,探讨人生意义的思考和真爱本身的反省、升华。

 
先是聚少离多不能团聚之苦,后是居多离少,尤其进入更年期以后,导致阿雷克斯定期出走,之间的差异便逐渐暴露出来,移民华二代女儿接受中德双轨教育,正值青春期,困惑骚动不安,青春叛逆反抗,表现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孩子的独立自主,自作主张,中国家长到了德国的无能为力,有口难言,三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演变战争,谁也说服不了谁,似乎各有理由、各有道理,既是传统的,文化的,社会的,又是人性的,宗教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的等多方因素所致,家长与孩子同步成长茁壮的艰难路程。

 
蓝雅来自一个东北偏僻小城的护士,好高骛远、虚荣、自私、贪婪的多重性格塑造,自费来德国留学,因未过语言关而失学,无颜回国见举债缠身的父母。千方百计想留在德国,未婚流产、生下残疾儿子,先遭同胞丈夫抛弃,后被德国公务员丈夫送到警察局,沦落德国最底层的可怜人物,靠国家救济和残疾人保障金为生,度日如年。中德多次婚姻的不幸,感情痛苦身心折磨、独立照料扶养残疾孩子,遭受德国丈夫的虐待、被孩子欺负的后妈、婆婆的高傲冷漠,歧视,让她变得敏感好战,愈战愈勇,为捍卫自身的权益,在法庭上争夺女儿抚养权玩命抗争,一个值得同情又非常悲哀的角色。

 
中国留学生精英刘均,蓝雅一起留学的校友大哥,为了满足想吃中国饭和解决青春期性的饥渴,无耻地承认与蓝雅无爱同居弃子逃离的事实,蓝雅孤独离不开刘均,又被刘均玩弄股掌之中,在蓝雅最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却袖手旁观,让蓝雅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逃避丈夫、父亲的责任而不顾,回国与旧情人同居过起小日子来,刘均的虚伪、丑恶、道貌岸然,让蓝雅认清现实的残酷,学历和受教育程度与个人道德人品的不一致性。

 
阿雷克斯的咖啡女友-莎西,一个女同性恋者,德国柏林电影节记者、通俗小说作家,她的另类人生,展示了德国柏林一个自由、开放国家的社会人文背景。他们的友谊交往让羽然误会生疑,影响他们夫妻生活的不再恩爱和谐,当羽然目睹同性恋家庭和共同抚养女儿的真像以后,方体会到德国生活的多元化,自由开放的真实存在和难以接受。

             

专家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促进会会长江苏太仓凌鼎年先生在《一步之遥》序言中写到,她在诗人、作家、报纸主编这三者角色中互相切换,游刃有余,颇为难得。《到了国外以后》道出了她到了海外后的种种思考和个人的切身感受,也有综合其他新移民的疑惑、感悟,确乎发人深省。

只有浸淫在这种生圈内,才能感受深刻,理解深刻,了解那些通常不为外人知晓的隐秘内容与敏感细节,小说才更具真实性,才更能打动读者。让读者知道了中德家庭特有的种种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也有磨合的艰难与痛苦,中国人要融入欧洲当地国的主流社会,并不是那么容易。用倪娜的话说:人与人之间最近或最远的距离就是一步之遥,很有哲理啊。倪娜的这部作品已经具备了电影、电视剧的多种元素与情节,倪娜的《一步之遥》离电影电视“一步之遥”,期待这本小说集《一步之遥》出版后有望搬上银幕。

他同时在书评中写到,她以记者的敏感,用事实说话,留下想象、思考,纪实性凸显,较少小说的痕迹,更多的是生活气息、生活的韵味。《那个人就是她的家》通篇充溢着亲情,以及对父亲的愧疚这种题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几乎是没有的。两胎政策放开后,以后会逐渐减少,也可能成为时代的绝响。这题材被倪娜抓住了,抓得好!倪娜的闪小说中有不少细节很有嚼头,是写小小说、短篇小说的极佳素材。闪小说《浮躁》有散文化倾向,文笔隽永,有美文的写法。用第一人称来写,拟人化的笔触,把自己想象为一只大雁,轻盈地展翅与空中,先是体验着飞的感觉,妙不可言。在享受静好天堂的片刻后,又想倒了坠落,陡然的变化,跌宕起伏,就有了落差,就产生了艺术的冲击力。最后归结于梦,算是平安着落。短短几百字,竟写得一波三折,很是难得。而题目起了《浮躁》,更让读者咀嚼、回味,颇有味道。

中央电视台新影编剧、制片人范增:用非常细腻的文字,描写了海外华人在德国的生活工作历程,一幅德国社会风俗人情下,海外华人真实状态的画卷,让人想到“北京人在纽约”又有别于“北京人在纽约”,后面的短篇哲理性很强,真的是短小精悍,我推荐您认识曾执导过“插翅难逃”、“血狼犬”等作品的大导演,希望你们能尽快展开合作。

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彬博士:《一步之遥》是作者非常用心写的一部作品。写的真诚,写的深刻,反映了华人群体面对异文化的困惑与困境,也写出了一个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现代中国以来的作家面对,海外、他族、异文化表现出了几种不同立场和姿态,有的批判,有的崇拜,而她在中外文化的冲突中写出了各自优势与不足,也指出了全球化时代文化相融的可能性。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主题中,最重要的是乡愁书写和文化认同书写,如果她的创作能以世界人的视野,探讨人类普遍的情感,那么她的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书写就立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潮头。

中国常熟理工学院计红芳教授:你们在海外定居的作家最有发言权,文本很真实,写出了海外华人融入德国社会的冲突,那种疼痛、尴尬、困惑、挣扎、无可奈何。中德婚姻表面光鲜、幸福。其实人到中年是每一个家庭都经历过的。作为女性的敏感、感触以及婚姻里面的幸福受到的伤害,夫妻做各自喜欢的事情,过自己的生活,各有保留,或者在所从事领域当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而孤独、寂寞是人生中的本真状态。正所谓幸福的婚姻是相同的,各有各的不幸,又是人类的共性,人类真的很孤独、寂寞,有的时候甚至还比较自私,其实中德文化之间的冲突必然存在。融合艰难,和谐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步。我觉得这就是你所表达的“一步之遥”,上升到一个人类的共同的命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树勤:倪娜的《 一步之遥》讲述了中国女人羽然与她的德国丈夫阿雷克斯的中德婚姻故事,力求探寻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女性意识,提倡女性的坚韧和包容。小说还展现了德国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洋溢着异域的浪漫风情。呼唤女性对大千世界的包容、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对个体生命的自我认同。表现出对海外华人女性独特的关怀意识,诠释了海外华人女性抗争的成长心路过程。海外华人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更好地融入当地国的主流社会,这是一步之遥作为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主任和学刊名誉主编王红旗: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小说,那么真实的一个故事,而且写的有声有色,它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精神,包括小说的语言、结构,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对于这个两个国家的文化,夫妻之间碰撞的理解和不理解。让人感觉读起来很新鲜,强烈建议在国内出版社出个单行本发行。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学会会长程思良在书评中写到,倪娜是德国华文闪小说发起人与倡导者。她不但身体力行地创作闪小说,而且在其任职的《德华世界报》副刊上积极推介,其作贴近现实,关注身边生活,题材新颖,笔触细腻,其中反映移民生活的闪小说格外值得关注。读到她的这方面作品时,颇有眼前一亮之感。在她的笔下,那些生活在异邦的移民们,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苦痛与悲辛。《瞒》写的还是跨国婚姻,在爱情的面具下,是尔虞我诈的瞒和骗,充满阴谋的爱情,《折腾》虽然仍以婚恋为中心,但男女主人公的身份有变化,生动再现了生活在异邦的移民们的真实存在与生存之道。

长篇小说:一步之遥

倪娜小说集《一步之遥》于2017年1月1日由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出版,每本售价18美金(未含邮费),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支持邮箱联络,或微信红包付款,可扫微信二维码。

联系人: 倪娜(呢喃)

邮箱:nani-schueler@liv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