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作协的讲台,到诺奖的讲台,到底有多远?
何宇红
从2019年至今,残雪作为中国作家连续4年进入诺奖预测榜单。一时间,残雪被认为是国内最被低估的作家。她自己本人也有部分言语在网上被纷纷转载。我是偶尔看到她的这篇文和网上的各种评论现象,在从上海回来回巴黎的飞机上写下的这段文字。
读残雪的《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卑情结》
最近残雪有点被刷屏的意思了,打破了之前鲜有被提起的状态!然而本人却有心里“咯噔”一下!在汉语世界,有些东西还是让它沉寂些比较好,对当事人和当事人的作品都是一种保护。“出圈儿”这事儿是网红的另一种高级说法,不能一味地贬低它也不能盲目地追逐它,得看面对的是个什么事物,呈现的是个什么现象。正如大家知道的,“发酵”是个化学反应,结果要么一败涂地,要么芳香四溢。从上海回法的前夜,友人聚餐送行,聊起艺术圈一些事,其中一位朋友说他“一般不在外面或公开发表言论,因为六十岁之前说的话没人听的!”我听到这话当时哈哈大笑,后来一个晚上都在想他这句话。简直觉得他这句话可以写出一篇万余字的关于中国文人生活和创作状态的论文。感觉是既幽默又悲凉的那种….我们说话做事不是在论资排辈,就是在拿“语不惊人死不休”、“流量”、“获奖”作为目标,可是我们做的只是一份专业,一个画画儿或写作的职业,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追求“神奇”,我们难道不是在侮辱这个行业吗?
纷涌而至的“赞誉”会砸死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就像残雪自己坦言的,当谈到中西方对她作品接受上的差异,她回答说:“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残雪在西方很火吗?答案当然是“NO!”你去问问哪怕随便一位大学文科教授,都很难保对方会知道残雪这个人。我曾经在巴黎参加过一个关于中国文学写作的座谈会,当时是残雪和法国的几位学者主讲。到场的大概有五六十人吧,有个细节我依然记忆犹新,好像是在念还是讲解残雪小说中的某个片段,说一个人多么困顿和孤独地挑着担子爬一个山坡什么的…我注意席间有好几个人在打盹儿,包括主讲席上的一位法国“著名汉学家”,我还记得那天的天气正好下雨,有点阴冷昏暗,我当时还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在那儿索然无味”……
总而言之,按照上海那位朋友的逻辑,今天残雪七十了,早过了该讲话和讲话被听到了的年龄了。至于在哪里讲,重要吗?有人说,她的文字不是写给中国人的,而是写给全世界的。对此我表示怀疑。我是否可以说,我们的作家是自私的?她如果只是自己写写,免除自己的焦虑,获得某些愉悦,我没法说这个人“自私”,因为这是她的选择和权利。但如果是写给全世界人看的,那出发点就有些问题了。这不正好对应了她自己这篇文章的题目《中国当代作家的自卑情结》。当然,残雪本人是否定这种自卑情结的,正如她在自己的这篇文里也写道的:“我不关心我的作品对中国文坛的意义,它们对我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她有自己的自信。但她不关心中国文坛,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也是一个文化认知的巨大的语法错误。据我所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基本上都是原作者基于其生活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所进行创作的优秀作品,是首先对其生活区域的文化和文学有意义,然后再谈世界意义的。我觉得,如果残雪说的不是“我不关心中国文坛”,而是“我不关心中国文坛的利益纷争”,那似乎才是更符合逻辑,也符合这位写出了不少好作品的中国女作家。
从中国作协的讲台,到诺奖的讲台,到底有多远?
2023年5月12日写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