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何宇红专栏

何宇红: “情人节”说事儿

何宇红

 

情人节,对于出生于八十年代之后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和事物;而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在开始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突兀感和违和感的,但后来他们则适应得飞快,甚至成为这一中国现代社会现象的引领者。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就不在此赘言了,相信看到这篇文字的人都很清楚和了解。在这里我不提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并不是说他们不再生活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之下,而是这一代人情感的表达不仅深深地印刻着他们那个时代的特性,而且在以互联网的出现为分水岭之后,他们与外界的互动,交流和发声就不再处在社会话题的中心位置了。毕竟,使用微信微博的人,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年代之后出生的人。

我弯弯儿绕了一圈,其实想说的还是:在今天的汉语世界里,到底谁在过情人节?

汉语是我的母语,我无法避开母语表达;并且希望能用当下最方便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表达。由于跨地域地缘政治和网络平台的使用设置决策不同,最终我选择了使用微信(不用微博和抖音)。用微信大概有近十个年头了。记得曾几何时,每年“情人节”还没到的前几天,朋友圈便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各种与情人节有关的预告,广告,历史扒文,解析论文,话题文章,商业操作,无所不能啊!…… 四面八方,各行人士,各种摆开架势大谈特谈,大庆特庆这本来只是属于西方的一个”民俗节”。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西方世界涌进的新生事物举不胜举,“情人节”是其中最早扎根,并根深蒂固的一个。究竟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历史原因 – -之前中国人民的感情被压抑得太久了;还有的批评说,中国人一向崇洋媚外,国外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和大。无论哪一种,这个又大又圆的“舶来月亮”确实照亮了人们心中某处被掩饰很久的神经和角落 — 人们甚至还想起了原来自己的国度里也有个“情人节” – -七夕节;于是,七夕节也被翻了出来,一时间被大刷特刷!无论如何,曾几何时,人们起劲儿地歌颂爱情,维护爱情,向往爱情;在电影里,电视剧里,小品里,还有近十年的微信里。有时候,我很迷糊,是以前的人没有爱情呢,还是以前的人没有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还有人说,这些都是商业操作而导致的,可是谁是这种商业的始作俑者;谁又是这种商业成功的消费者和支持者呢?须知,一桩生意的成功,是由买卖双方达成的呀。那么,到底是商业消费了爱情,还是爱情消费了商业?

近二三十年派驻中国的欧洲和法国企业及机构越来越多,他们被中国的各种现象弄得眼花缭乱。他们在谈论起他们在中国的经历,有褒有贬,有理解亦有困惑。中国现象瞬息万变,目不暇接。撇开所有的话题不论,只谈中国人的爱情观,西人始终都是抓耳挠腮,不得要领的。问题集中在:你们中国人一方面貌似特别地罗曼蒂克,另一方面,又特别地物质和实用主义,甚至极其功利主义。最典型的表现是,爱情的证明必定是跟成功,豪车豪宅,钻石,婚姻联系在一起的,最少也得捧上九千九百九十几朵玫瑰啥的。你可以肯定他们要证明的是爱情吗?还是一场交易?每当此刻,我都无言以对。我很想跟他们说,自己去翻阅劳奥米·沃尔夫的 « 美丽神话 »吧,那里写着“想要物品的男性和想要成为物品的女性”。或者贝迪·丹尼佛的 « 女性的奥秘 »,那里写的很清楚:“(社会或外界)没有兑现的承诺,只会让女人对物质有无尽的渴望,让她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和想得到什么。”女性成为消费的奴隶,让购物成为填补内心的空虚和自己的无能为力,这是一个社会的失败,也是女性的悲哀。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你们也有过哦。

须知,很多时候,问题即答案。

 

就在昨天夜里,我刚准备喝点安神茶去睡觉了,突然收到一条微信信息。对方的微信头像是一个红唇,没有名字。她发来的信息,是一个问题。她写道:“仙姑您好,新年快乐!因为您的优秀所以我想请教下您婚姻观,还有女人最好的活法是什么?”

我本来不想回答的,因为常常有人给我发来类似的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既不是感情专家,更不是心理咨询师,我没有义务去回答每个人的问题。而且这种时间的碎片化分割,让我头痛和尴尬。但是,作为女性,我又常常无法回避和假装忽视同样作为女性的对方所提出的让人同样心痛和尴尬的问题!我不知道我是应该去开课,写书,还是丢下手中的工作去给她们逐个地回复?在国内,有类似的女性心理问题研究者和咨询机构吗?我相信有一大堆女性需要帮助!我说的帮助,不仅指她们的实际生活问题(有时候,我相信,她们的生活甚至过于优越!)我想说的是,她们所需要的帮助,是使她们普遍的认知常识和逻辑得到最基本的提高。

在此请允许我先摘抄部分我给这位红唇女士的回复吧(感谢春节,让我有点闲空):

问:因为您的优秀所以我想请教下您(有关)婚姻观,还有女人最好的活法是什么?

答:谈不上优秀。也不知道什么叫“优秀”。可能你眼中的“我”所谓的优秀,是某种“自由”吧。另外,在确定“婚姻观”之前,可能得先知道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所谓的“三观”吧。但这些,每个人也都不一样的,无法套用和模仿。至于“女人最好的活法”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最好的?“活法”也有可比性吗?最好的?次好的?差的、较差的、最差的?请问,啥是衡量这些的标准啊?有句很通俗的话叫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那就是说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不是吗?但(就算)这句话仍然也是非常泛泛的。因为我相信你可能(或肯定)会接着问我:我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好像一切都会变,今天觉得这个适合自己,明天觉得那个更适合自己…..哈哈哈,这个就是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所以还是回到这段文字最开头的问题!首先,先回答你自己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吗?

问:我是个传统保守的人,适应不了这个社会。

答:问题就在于定位。为啥要定位为“传统保守”?啥是“传统保守”?请你讲讲。

问:比如我还停留在忠于一人……

答:我也忠于一人啊。你觉的我“保守传统”吗?那也就是说,你跟我一样是你说的那种“优秀”哦!

问:我们结婚十多年,都是各玩各的,现在我完全是为了孩子而将就着。这让我很痛苦。

答:那为什么不离婚?我从来不相信“为了孩子”的说法;所有的游戏都是大人自己愿意的,取决于你自己到底要什么!我也有孩子,我很早就离婚了,一个人抚养孩子,一切看起来都还不错,大家都活得好好儿的。

问:我只想谈恋爱,好好地走下去,可是没哪个男的这样想……

答:你谈恋爱的期待值高于你所遇到的这段感情,这个就是你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问:我只知道我很痛苦。

答:谁没有痛苦的时候……谁都有过!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会遇到。

问:我放不开,我做不到“是个人就能上床”!

答:你可能是想多了呢?这世界哪有那么多人动不动就跟人上床?有时候,伴侣的叛变,是因为一方在另一方的身上找不到“折射的”那个自己,所以从其他人那儿寻找弥补。

问:有时候真的想学会断情绝爱……

答:断情绝爱?这种说法本身更是问题!所有的“爱情”都是“发烧”(这在法语里甚至是同一个词),是从对方身上找到“爱自己”的反射(去读拉康和弗洛依德吧)。爱情的长久,前提是“爱”。即大爱。有“大爱”才能给自己力量,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能走出来的法宝。但这个,很多人没有。他们总是希望从别人、从外界那儿来找到力量和支撑。

问:男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动物。

答:人都是利益的动物,这是天性。你无法去责备这个,你只能学会规避。

……

问:你说的“文明之地”是什么?摒弃道德吗?

答:可以不要动不动就用“道德”这个字好吗?

问:我知道国外很开放……

答:你指的开放是什么?

问:就是朋友之间,多人运动,互相约炮……

答:你这都是从哪得来的认知啊?晕!欧洲人其实大部分人都很简单纯粹,可能有你说的那种,但绝对是少数,反正我在这近三十年,从来没有碰到过。他们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舒服的,就离开。你们那儿有些人以“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为借口瞎模仿”,简直可笑!

问:有时候觉得虽然自己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还是想着老了身边没个人也不行。仙姑难道不想有个知暖知热的在身边保护你么?

答:我不需要….我工作太忙,而且读书,旅行已经满足我。我觉得过好每一天已经足够。

问:我想要那种每天陪在我身边,能够依赖的……说来说去还是自己不够强大。

答:哦,那你慢慢找吧!我要休息了。

聊不下去了,也聊不完了。大家看完自己琢磨。红唇女士,这名儿起的足够浪漫,但她所索求的东西,不知道是否可以用“浪漫”一词来形容和定义。

话说,在这个“情人节”想起来敲出这么个文,其实是因为今年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让我好奇,那就是今年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不见了往年的“情人节”气氛。这让我有点吃一惊!看来一场疫情,绝对划时代了!到底为什么呢?这实在激起我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有意思的是,你不想总带着批评的口吻去面多每一个现象,可是每一个现象的发生又好像总是在给你“递刀子”!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汉语世界里总是一会儿天南,一会儿地北的发生着一些事,来无影去无踪地,没有任何中间地带?很多事情发生了,但就跟没有发生过的一样;而有些从来没有出现的东东常常地从天而降或平地而起,旋风般的,或有如洪水猛兽,但大家伙儿呢竟然最后也都能接得住!用个网红词儿来形容:实在牛叉了!

臆想出几个答案来,权且解释今年情人节的冷场,第一,因为经济不好,困难多多;不整也没实力摆阔去整“浪漫”了。第二,因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老了(想想七零后都五十了),主导市场的这一代人激情消去。第三,零零后们已经成年,开始占据主导。据说他们这代人已经干掉了若干行业:干掉了高房价,干掉了民政局,干掉了妇产科,还干掉了羽绒服(仙姑没明白啥意思)!那么,顺便他们也“干掉”了情人节吗?据说这一代人有着独特的生活态度,不追逐热门潮流,不参与无谓的八卦,不哗众取宠,也不追求虚荣,攀比和名牌。他们被称赞为“人间清醒”的勇敢的一代。

哎呀,好啊!在这个十三不靠的财神节,情人节,春节里….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