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民众反对“过度旅游”影响生活质量
(《法国和世界新闻网》2025年6月15日综合报道)6月15日,欧洲多国城市爆发反对“过度旅游”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成千上万居民走上街头,呼吁政府采取更强有力措施,遏制旅游业对城市生活的侵蚀。
据《路透社》(Reuters)6月15日报道,这场横跨南欧多国的抗议行动由“南欧反对过度旅游联盟”(Southern Europe Against Over-Tourism Alliance)发起,组织成员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环保团体、居民组织和城市规划倡议机构。联盟指出,近年来欧洲旅游业快速复苏和扩张,导致房价飙升、生活成本上涨、本地居民被迫迁出,城市文化与生态环境也面临严重侵蚀。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报道,西班牙多个旅游热点城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街头抗议。仅在巴塞罗那,就有超过7500人参与示威游行,抗议者在繁华商业街区高举写有“你的假期,我的痛苦!”、“游客滚出去!”的标语,部分人甚至向奢侈品店橱窗喷水并燃放彩烟,以此表达愤怒。
据欧盟媒体Euronews发布,同样在巴塞罗那的街头,群众挥舞横幅,抗议“城市被游客占据”的现象。
据《国家报》(El País)6月15日报道,巴塞罗那是欧洲受旅游冲击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该市人口约为160万,但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高达2600万人次,相当于每位市民接待超过16位游客。居民指出,Airbnb等短租平台的扩张,使得大量原本用于长期租赁的住宅被转为度假屋,严重挤压本地人住房空间,年轻人更难在市中心安家。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也爆发了类似抗议。根据《公共新闻频道》(RTP)报导,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市中心的自由大道(Avenida da Liberdade),批评政府在鼓励房地产投资和短期旅游项目的同时,忽视了本地居民的生存权。他们指出,2024年里斯本短租房屋的数量已超过3万个,长期租屋选择则日益稀少。
意大利方面,《安莎通讯社》(ANSA)报道,威尼斯、那不勒斯、热那亚和西西里岛的巴勒莫等城市同样举行了大规模集会。在威尼斯,抗议者高举“救救我们的城市”横幅,反对政府鼓励大型邮轮和无节制游客入城。近年来,威尼斯多次尝试实施游客限制政策,包括征收游客入城费和禁止大型游轮靠港,但效果仍待检验。
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评论指出,这场抗议活动凸显出欧洲多地在旅游经济与居民福祉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抗议者并非全盘反对旅游,而是呼吁“可持续、负责任的旅游模式”,主张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对短租平台的监管,并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基本生活权利。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旅游持续复苏,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城市可持续性,将成为各国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正如一位巴塞罗那抗议者在接受《卫报》(The Guardian)采访时所说:“我们不是在反对游客,而是在反对一个牺牲我们生活的制度。”
抗议组织背景:民间力量的联合反击
据《欧盟观察者》(EUobserver)报道,“南欧反对过度旅游联盟”(Southern Europe Against Over-Tourism Alliance)于2023年在巴塞罗那成立,起初是由几个社区组织和环保团体组成,后迅速扩展至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法国南部的城市。
联盟成员包括西班牙的“恢复我们的城市”(Recuperem la Ciutat)、葡萄牙的“反对观光化网络”(Rede Contra a Turistificação),以及意大利的“威尼斯不是乐园”(Venezia Non è Disneyland)等。该联盟主张“去中心化的城市治理”、“以居民为本的城市发展”,并长期追踪旅游对住房、基础设施、就业结构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联盟发言人伊萨贝尔·加西亚(Isabel García)在接受《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采访时指出:“我们不是反旅游,而是反对一个牺牲居民权利、压榨城市资源的经济模式。我们要的是合理的平衡,而不是旅游至上主义。”
历史脉络:疫情后的旅游反弹与治理失衡
2020年至2022年间,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旅行中断,欧洲主要旅游城市曾经历短暂的“喘息”。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分析,这段时期居民首次感受到“没有游客的宁静生活”,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旅游依赖的反思。
然而,2023年后随着国际航班恢复和“报复性旅游”趋势兴起,欧洲旅游业迅速反弹,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游客人数超过疫情前高峰的现象。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2024年西班牙全国共接待了超过8400万名游客,其中超过60%集中于巴塞罗那、马德里和南部沿海地区。
在旅游业反弹的同时,短租平台的激增加剧了住房短缺问题。例如,据《世界报》(Le Monde)统计,巴塞罗那在2024年有约1.5万套住宅专用于短期旅游租赁,而长期出租房源却下降了22%。这导致租金上涨,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被迫迁离市中心。
地方政府回应:监管进退维谷
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各地政府态度不一,但普遍陷入“依赖旅游经济”与“回应民怨”之间的拉锯。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议会在6月16日的回应声明中承认“城市正面临旅游承载能力的临界点”,并重申将推进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反观光化”新规,包括进一步限制Airbnb数量、增税、设立游客接待上限,以及推动“去中心化旅游”,鼓励游客前往城市外围和非热点区域。
里斯本市长卡洛斯·莫埃达斯(Carlos Moedas)则表示,将推动更严格的短租法规,并为本地居民提供房租补贴。然而他也强调:“旅游是我们经济支柱之一,必须在保护居民利益与维持城市活力之间取得平衡。”
意大利方面,威尼斯市政府宣布将在2025年全面执行游客入城费制度,限制每日游客流量,并进一步减少大型邮轮停靠次数。但环保组织批评这一做法“杯水车薪”。
旅游产业代表回应:呼吁对话与转型
对于本轮抗议潮,旅游业代表则表达出“担忧与理解并存”的态度。
西班牙旅游业协会(Exceltur)主席何塞·路易斯·苏列塔(José Luis Zoreta)在接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采访时指出:“旅游是我们国家GDP的重要组成,占比超过12%,涉及数百万就业岗位。我们理解居民的担忧,但一刀切的限制政策将对中小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则提出,希望通过“智慧旅游”与“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分散旅游热点,同时鼓励旅客更多参与本地文化体验,而非只打卡景点拍照。
Airbnb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我们正在与多个城市合作,推动负责任的租赁模式,并愿意协助地方政府识别非法短租行为。”
展望:走向何处的城市旅游?
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波抗议反映出欧洲旅游城市治理面临的深层困境。剑桥大学城市研究学者艾米莉亚·布鲁克(Emilia Brook)指出:“这是一次对过去几十年‘旅游=繁荣’思维模式的挑战。未来的城市发展必须更加综合——不仅追求经济收益,更要保护社区韧性和居民幸福。”
南欧的这场抗议是否能推动结构性改革,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城市成为游客的天堂、居民的炼狱时,真正的“城市精神”正在消失。而来自街头的怒吼,正提醒人们——城市不只是用来消费的,它首先是生活的家园。